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隐藏着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东川红土地。这片位于海拔1800米至2600米之间的广袤土地,以其独特的地貌和气候孕育出了令人称奇的红色土壤,被誉为“大地油画”和“大地调色盘”。
图1 云南东川红土地/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神奇的成因
这片红土地是非常典型、集中而又罕见的高原红土地。这一地区地处乌蒙山山系,气候类型为高原季风气候,具有南温带气候特点,表现为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这种气候条件为红土地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环境基础。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红色土壤系土壤中原生矿物被强烈风化、盐基被大量淋湿,氧化铁经游离、脱水,形成红色氧化铁(赤铁矿)包被于土壤颗粒表面或形成铁结核,甚至胶结成盘,这是土壤富铁化的具体表现,又称为红化作用。经过千百年的地质作用土壤呈现出鲜艳的红色和温暖的褐色[1]。此外,东川红土地区域的地质构造也为其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地壳运动使得这一地区的地层发生了抬升和褶皱,形成了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地貌。这种地貌为红土地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空间环境,使得土壤中的铁、铝等氧化物得以在山坡上广泛分布和沉积。除了自然因素外,人类活动也对东川红土地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人类在东川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农耕活动。这些活动使得土地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同时也加速了土壤中元素的流失和沉积过程。这些人类活动不仅改变了土地的面貌和颜色,也对红土地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多彩的画卷
东川红土地的地形地貌丰富多样,既有连绵起伏的山峦,也有沟壑纵横的峡谷。这些地形地貌与红土的色彩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幅壮丽的画面。在山顶俯瞰,可以看到红土地如同波浪般起伏,一直延伸到远方;而在峡谷中穿行,则能感受到红土地带来的神秘与壮美。
在阳光的照射下,红土呈现出深红、鲜红、橙红等多种色彩,层层叠叠,仿佛是大自然用无尽的热情在这片土地上绘制了一幅巨大的画卷。尤其是在雨后初晴的日子里,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红土地上,更是让这片土地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在这片红土地上,农作物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年春耕时节,农民们开始在红土地上播种,到了秋天,金黄色的稻谷、碧绿的玉米、火红的辣椒等各种农作物便在这片土地上竞相绽放。这些农作物不仅为红土地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也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田园画卷[3]。
图2 农户正在自家红土地劳作/图源:新华社
在东川红土地上欣赏日出日落,更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当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时,红土地被金色的阳光覆盖,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而当太阳缓缓落下时,天空被染成了金黄色、橙红色等多种颜色,与红土地的色彩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幅幅壮美的画面。
丰富的资源
除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东川红土地还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这里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如大厂原始森林,被誉为“滇中绿色明珠”。这片森林分布着急尖长苞冷杉、云南红豆杉、大王杜鹃等多种珍稀树种,以及雪上一枝蒿、贝母、法罗海等珍贵中药材。这些生态资源不仅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还为游客提供了探索自然、亲近自然的绝佳场所。这里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盛产汉白玉、墨玉石、磷矿等多种矿产资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这些矿产资源也为游客提供了了解当地地质特色和工业文化的机会。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东川红土地也面临着一些生态问题。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等都对红土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负面影响[4]。2018年自然资源部挂牌成立以后,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红土地的基础地质调查项目,给云南的红土地做了一次“全面体检”,重点开展人为活动影响下红土地生态环境变化、土壤退化等领域的研究,揭示现代生物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对红土表层的影响与改变,为红土地的生态环境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相信未来在国家统筹,地方政府协同配合治理下,红土地的明天将会绚烂多彩。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激励着我们新一代年轻人在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投入更多的关注与思考。通过对东川红土地的研究和科普宣传,可以让更多人了解红土地地质演化、土壤形成、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知识。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也能增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我们要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努力保护好生态环境,让东川红土地永远绽放它的美丽和魅力。
参考文献
[1]符文昌、黄英等.红土化作用及红土的工程地质分类[J].云南地质.1997年,第16卷,第2期:197~206.
[2]展远楠.云南东川红土地貌特征及形成条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20.DOI:10.27200/d.cnki.gkmlu.2020.000022.
[3]杨明江.红土地[J].中国摄影家,2014,(09):168-169.
[4]吉哲鹏,丁怡全,陈冬书.从满目疮痍到青山绿岭——云南东川的绿色蝶变[J].环境与生活,2022,(08):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