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1日 星期六

加强水土流失防护治理 建设干热河谷美丽家园

来源:地调局昆明中心 作者:周德坤 发布时间:2024-10-19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处于滇中高原北部,属北热带到南亚热带干热季风气候区,受季风气候、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共同影响,一年之中干湿分明、气候燥热、长夏无冬,气候年差较小、日差较大,晴天日数多、光质量好,属于高日照区,该区域元谋县素有“中国冬早蔬菜之乡”的美誉,是金沙江畔的“大菜园”,挂在成昆线上的“菜篮子”。
    
          干热河谷地区黄瓜种植基地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虽然光、热资源极其丰富,利于果蔬农业种植,但也有不利的一面,主要体现在生态脆弱性上,具体表现为自然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严重、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恢复困难等方面。而水土流失作为各类生态退化的集中反应,具有范围广、面积大的特点,土壤的剧烈侵蚀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干热河谷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严重的水土流失可以导致土壤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自然灾害频繁、经济损失严重、水利工程淤积等,直接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土地生产力下降。随着水土流失加剧,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土层愈加变薄,土壤肥力随着水土流失逐渐下降,燥红土经冲蚀后出露变性土,而变性土作为一种退化土壤,其养分含量低,雨季时膨胀、粘性增强,旱季时干裂情况严重,造成植物根系断裂死亡,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降低,粮食减产。自然灾害频繁易发。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干、热”特征明显,水热矛盾突出,对环境因素的变化敏感,抗外界干扰能力弱,自身稳定性差,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能力及抗灾能力大大下降。水利工程效益下降。在雨季中,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由于植被稀疏、裸岩出露,加上降雨的强力冲刷,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据统计,金沙江地区每年输沙量约2.5亿吨,占长江屏山水文站输沙量的90%左右 ,占长江上游宜昌水文站输沙量的50% 左右,水土流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效益。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水土流失现状
加强干热河谷区水土流失防治已成为了当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的必然要求。土地资源优化调整方面,应以生态修复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基于干热河谷地区地表基质层与覆盖层结构,对元谋县植被恢复、农业发展进行适宜性评价与区划,科学合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加强水土防治措施。耕作措施方面,应坚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合理开发利用坡耕地,采取高垄耕、地膜覆盖、轮作和林农间作、粮草间作等措施,既增加农业经济创收,又可改变地表糙度、小地形以减少降雨径流的产生,实现保水、保土、保肥、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标。工程措施方面,可实施坡改梯、大小型蓄排水工程等,拦、蓄地表径流以增加地表入渗或直接蓄存地表径流加以利用,减小地表水资源流失,对水土资源实行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物措施方面,要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荒则荒”的原则,采取造林、种草、封禁等措施,增加地表植被覆盖,降低雨水的溅蚀、片蚀或沟蚀,增强地表保水能力。管理措施方面,应发挥农村劳动力作用,采取种植经济林和农作物等方式,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升水土流失防治经济效益。广泛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依托科普活动,大力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及科学知识,增强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珍惜水土资源的新风尚。
                                                   土地整治                                                       沉沙地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麻柳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