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1日 星期六

昆明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启动会举行

来源:地调局昆明中心 作者:陈伟志 发布时间:2023-05-12

2023年5月8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称“昆明中心”)承担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亚热带红土铁碳耦合过程对极端气候的响应机理》启动会在永仁干热河谷自然资源要素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举行。该项目由昆明中心和岩溶地质研究所联合承担,并以自然资源部自然生态系统碳汇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为依托进行研究。 

昆明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张连凯,云南省科学技术院研究员谷建龙,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研究员史亮涛,中国林科院高原林业研究所研究员孙永玉,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荣丽,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梁建宏等到场参加启动会。昆明中心工程师陈伟志作项目与课题实施方案汇报,工程师杨朝磊对试验场和仪器设备介绍。 

张连凯在致辞中指出,该项目是昆明中心首次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实现零的突破,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对推动昆明中心创新发展和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具有历史性意义!邀请行业专家针对该项目实施开展交流指导,形成宝贵的意见。昆明中心将统筹做好组织实施、持续提供充分保障,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尽快产出创新性成果服务红土区土壤固碳及碳汇潜力提升。 

谷建龙在致辞中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资助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主渠道,重点资助具有良好研究条件、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代表着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最高水平。希望项目组始终瞄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产出服务土壤碳的稳定性的创新性科研成果。 

孙永玉在致辞中指出,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中具有重要地位,土壤碳库的微小变化将对大气CO2浓度和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如何巩固和提升土壤碳的稳定性将是下一步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该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探索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会上,现场专家认真听取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与方案、实施计划等情况介绍,并提出指导意见。 

荣丽就《侵蚀影响下干热河谷退化坡耕地生态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研究》作学术报告。 

会后专家组实地考察参观了永仁干热河谷观测站,张连凯与专家洽谈了未来合作事项。

专家组研讨交流


专家组实地考察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