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1日 星期六

昆明中心完成首次境外调查 中斯联合构建喀斯特碳循环监测新体系

来源:地调局昆明中心 作者:周凯旋、朱倩瑶、虞佩媛 发布时间:2025-09-29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昆明中心”)顺利完成首次境外联合调查任务。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昆明中心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斯洛文尼亚科学与艺术院喀斯特研究所组成研究团队,在斯洛文尼亚萨瓦河流域开展喀斯特碳循环野外采样工作,标志着昆明中心在国际科研合作领域迈向重要一步。

  “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碳循环的生物–地质协同机制”项目团队聚焦喀斯特水文系统碳循环过程、岩溶作用强度及碳汇效应等关键科学问题,在斯洛文尼亚境内的萨瓦河流域开展综合系统性野外调查。作为欧洲喀斯特地貌典型代表区,萨瓦河流域(约占全国国土面积50%)被选为核心研究区域,项目组布设24个地表水采样点,现场测定了pH、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电导率等指标,并采集水样,后续开展水质、同位素分析工作。同时,对2处野外观测站点进行维护,连续获取近1年的降水量、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等监测数据,为揭示斯洛文尼亚喀斯特区碳循环机制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此次国际联合调查采样工作不仅完成跨国数据采集,更实现了中斯两国岩溶监测技术标准的互认互通,为后续定量评估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措施的碳汇潜力及对碳中和的贡献,建立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演变趋势模型,提出实现气候行动目标和陆地生态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培育中斯跨国“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与碳中和”创新团队奠定基础。未来,昆明中心将继续深化与国际科研机构的合作,推进多学科交叉与多区域对比研究,为我国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碳汇功能评估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更有力的科学支撑。